HiHi說同學對他有較大肢體動作
踢他、用力搥背
由於發生時間都在下午課後輔導班
所以先寫在課後班的聯絡簿
但最近一次則是用便當袋打他臉
導致紅腫
所以再寫一次告知白天的班導師
晚上老師就打電話過來說明他的處理方式:
早上請兩位同學到他面前
明白告訴A同學的行為是不對的
結果A同學哭泣訴說他只是要和HiHi玩
可是老師也說HiHi不一定想跟A玩
如果下次再發生打人
就幫HiHi打掃一個星期
然後HiHi就開心離開了
可是導師說引發A同學另一個需要處理問題
和HiHi沒關係,是與他幼稚園經驗有關
事後,HiHi和A同學相安無事
若有,HiHi回他說你要幫我打掃一星期嗎?
似乎安全落幕...
但昨天看到另一篇文章
醫生也是用嚴厲言語、不還手、請有公權力老師幫忙
不過強調仍沒有辦法解決,該搬家換學校也只能如此
比較讓我訝異的是:
底下留言,清一色全是打回去
認為醫生根本沒遇過真正的霸菱
有過經驗的全是用用力打回去才有可能嚇阻對方
其實HiHi剛上幼稚園時,
也被同學肢體粗暴碰撞
雖然和這次一樣都在告訴老師後,和平解決
但會因此懷疑是因為HiHi外表較溫和
加上我們沒有正確教導HiHi該如何表現適當的拒絕態度
造成一開始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雖然人際關係不好教導
有時需要面對實例時,才能見招拆招
但是更擔心的是,
用正規方式教導,會不會只能應付君子
遇到真正小霸王,該如何保護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