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媽媽交流學業

人與人相處需要緣分
個性合得來、不是勉強相處
不是容易的事

同學碰巧同一班
也是會有聊得來
和磁場不合

又是同學媽媽相約
礙於人情只好參加
不然其實媽媽友也是需要看彼此的價值觀有無相似才聊得來

本來以為今天是所謂同學碰面聊天
結果是爸媽聊補習經
小朋友都不同班,男生也不會很愛嘰嘰喳喳
所以只是各自玩手機平板
了不起連線玩對打
像我們沒有手機,就是看他們打電動..
最後還冒出一齣A媽媽幫B小孩慶生
可是HiHi的生日比B小孩還早2天呢
可是沒有被記住

A媽媽一直強調自己上班沒空管
所以會送去好的安親班
但舉凡英文、作文、老大姐姊國中補習班資訊
通通都有"涉獵"
這樣子用心找補習班
也不知道算不算沒空管小孩??

B爸爸更瘋狂
除了補習,
還會自己找題目讓小孩做練習
他分享最近最開心的一件事:
可以用CHAPGPT出某一類型的題目
重複大量找出圓周率計算的題型
或著重過去式的英文題目
而不用買大量整本評量,卻只想練習其中某一題型

而A家、B家小孩就是有手機平板的家庭
很多補習,所以給予很多玩平板時間?
還是為了減少玩3C,所以只好送去補習?

反而C家和我家,嚴格控管3C
沒有手機平板
C家想聊的是去哪裡玩
我和C家小孩剛好同一個鋼琴老師
所以我想問C家上國中後學才藝的態度
我們2家雖然知道現代教養風氣
沒有說死絕對不要補習
但也想抱持非必要,不一定要補習

C媽媽聽著AB家補習情況
竟然說:這樣小孩如何開心長大???
我也蠻質疑,需要這樣管小孩課業
尤其是國小階段?

我就是因為知道國中高中需要面臨考高中考大學
所以會想要小孩國小開心學習
基本上資質不太差、學習態度不要太不好
國小成績都不會太差
那剩下的很多時間,
傾向用來參加學校活動、輕鬆學才藝,
增廣見聞

我也能理解有些父母太擔憂或想超前部署
國小階段就採緊迫盯人的態度管功課
希望奠定優質基礎
好去面對國高中

但我和C媽媽知道功課好不保證人生就會一切順利
人生快樂的定義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C媽媽軍人家庭出身
小時候也是一板一眼管控小孩
C爸爸還開玩笑自曝覺得C媽媽用碼表計時太嚴格
但建立起好的習慣後
我看到的是他家小孩超有自律
每天主動練琴
功課似乎也是自動自發寫完
成績算優秀
積極參與桌球校隊
小朋友還反問C媽媽說:
如果補習班就先學習過
上課的時候我要學什麼?

C媽媽全力支持他家女兒參加弦樂團校隊
好像需要南征北討的去參加比賽
女兒小提琴學到曾經一度被選為首席
但後來經過假期有點荒廢
從首席被降等
但很正面的態度接受
不會失望或氣餒
C媽媽知道女兒是真心喜歡拉小提琴
事後詢問
因為成長階段需要視情況換琴
竟然學了好幾年,仍然用租琴方式學習
他哥哥,彈琴力度很扎實
竟然也只是用電鋼琴練出來的而已

小孩自律,就像C同學
有沒有補習都還是會主動念書
小孩沒心念書
不把唸書當成自己的事努力
就算送去高級補習班
再好的師資和教材也是浪費

也許補習班老師好的教法可以讓小孩念書事半功倍
但學會如何自己念書,也是很重要

再說,
國小階段若能開心學習就中等程度
需要為了達到100分而換掉一些玩樂時間?
國小不"特別"努力
國中就一定會差一點?

我相信建中、台大一流學校
學校設備、同儕資質平均值總是比較優
好的環境和朋友可以增加自己視野高度
但如果念書不是為自己而念
出了社會,仍然不會懂得為自己人生而努力
只以為是聽從父母老師的話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